购物价格比“新手”贵 别让算法沦为“算计”
2021-06-30 15:03:05 来源: 北京日报

经常使用某个App,却发现自己购物价格比“新手”贵,你遇见过这种情况吗?

精准杀熟,算法变算计……年来,“杀熟”一词时常出现,诸如订酒店、外卖等,不同用户获得的价格信息大相径庭,熟客的价格偏高。针对网民反映强烈的大数据“杀熟”问题,深圳正在征求意见的条例规定,“杀熟”或可重罚5000万元。地方法规能否遏制大数据“杀熟”?

新老用户“差别对待”

别让算法沦为“算计”

对老会员配送费更高、同一家店吃两三回就涨价、开通会员反而优惠金额减少;同时同地打同类型车到同一目的地,熟客反而收费更高。年来,部分网络台“价格歧视老用户”引起关注。网友将这种新老用户的“差别对待”,称为大数据“杀熟”。

北京市消协调查显示,超八成被调查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如今相当普遍,且有超五成被调查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与之相对应,多家大型互联网企业都曾被曝利用大数据分析对不同群体进行差别定价,实行“价格歧视”。

一些法律学者认为,大数据“杀熟”是由算法定价引起的现象,本质是价格歧视。具体表现可能是同一个App上“会员价”高于非会员价,甚至同样的商品、不同手机有不同价格。

此前,复旦大学一项关于网约车的研究显示,某一品牌手机用户更容易被舒适型车辆司机接单,这一比例是其他品牌手机用户的3倍。

算法定价隐蔽且不确定

消费者权益难保障

不少业内专家表示,由于算法定价的隐蔽和不确定,以及价格违法行为的举证难和价格歧视法律认定的模糊等因素,被“杀熟”时消费者权益往往较难保障。

中国裁判文书网的一则案例显示,刘某通过某外卖台下单配送费为4.1元,当日另一位新注册用户购买同样套餐且收货地址一致,配送费却为3.1元。刘某认为台存在“杀熟”欺诈行为,要求赔偿500元。

台则反驳称,配送费在用餐高峰期动态调整。台提供的后台日志显示,两位用户的下单时间存在13分钟差异。法院最终没有支持刘某的诉求。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张志安说,大数据“杀熟”的监管难点在于台掌握数据和算法规则,外部较难监管到位也难以建立开放的监督机制。

地方立法在行动

“杀熟”或可罚5000万元

遏制大数据赋能变“负能”,不少专家认为,关键在行业自律。

“最了解你的往往是你的对手。最了解一个企业是否利用大数据杀熟的往往是同行。”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经济学博士唐亚汇、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薛安伟认为,可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加强数字台和企业的相互监督与协同自律。同时鼓励舆论和媒体监督,积极利用社会力量,打造健康的市场环境。

但打击大数据滥用,仅有自律是不够的,更需监管发力。

事实上,大数据滥用早已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从电子商务法对“大数据杀熟”做禁止规定;到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几年,相关政策不断完善。

期,深圳也正在推进立法进行规范。《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规定市场主体不得通过数据分析,无正当理由对交易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实施差别待遇。

违反规定的将给予重罚——违法所得不超过1万元的,5万元起罚;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000万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营业额5%以下罚款。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1年6月15日。

“大数据‘杀熟’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交易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深圳拟重罚大数据“杀熟”,不少网民拍手称快,这也是加强台经济领域反垄断监管的重要举措。

今年2月,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发布关于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明确大数据“杀熟”可能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差别待遇行为。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不正当数据竞争日益增多,严重制约了数据市场的健康发展。”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探索数据立法,正是要通过法规制度建设,规范个人数据处理活动,强化对个人数据的保护,从而有效遏制个人数据侵权行为,切实维护个人数据主体的合法权益。”

刘俊海表示,深圳的特区立法具有“破冰”意义,在多地试点后,要逐步完善数据管理的顶层设计,明确数据权属、推进数据确权、保护用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