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技 > 正文
直播平台保护未成年人力度低 六类平台未成年人保护力度差异较大
2021-07-26 15:45:53 来源: 中国消费网

近日,“2021中国互联网大会未成年人保护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的《互联网平台未成年人保护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游戏平台的未成年人保护得分最高,超过平均值,在线教育、社交、直播、医疗健康平台未成年人保护总体得分较低,尤其是直播平台与游戏平台相差近30分,差异较大。多位专家在论坛上指出,互联网平台要树立全网、全领域保护意识,承担起未成年人保护的主体责任,为青少年打造健康友好的网络环境,加强本平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六类平台未成年人保护力度差异较大

《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联合未来网、中国互联网协会调解工作委员会、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秘书处青少年网络安全保护专家组共同发布。《报告》显示,网络游戏平台、直播平台、社交平台、在线教育平台、音视频平台、医疗健康平台六类平台未成年人保护的平均得分差异大,平台之间及内部六个维度的不均衡特点比较突出。其中,游戏平台的未成年人保护得分最高,超过平均值,其他依次是音视频平台、在线教育平台、社交平台、直播平台,医疗健康平台得分最低,直播平台与游戏平台相差近30分,差异较大。

《报告》指出,网络游戏平台在未成年人保护政策落地方面的工作有效推进,科学普及等工作亟待加强;直播平台在防沉迷(综合)管理、隐私和信息保护制度表现突出,但在信息提示、技术保护、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方面十分薄弱;社交平台在信息提示、技术保护、应急投诉和举报机制、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维度得分均过半,但防沉迷(综合)管理、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相对较弱。在线教育平台在信息提示、技术保护、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三方面整体表现尚好,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防沉迷(综合)管理,应急、投诉和举报机制,以及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方面则十分薄弱;音视频平台在防沉迷(综合)管理、应急投诉和举报机制、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方面表现突出,在信息提示、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方面非常薄弱;医疗健康平台在应急投诉和举报机制、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方面得分较高,但在技术保护、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方面亟待加强。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亟待加强

未来网董事长马兴民在发言时表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类网络内容日益丰富,同时也良莠不齐,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未成年人,在网上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此类内容,对于价值观尚不健全、缺乏辨别力和抵御能力的未成年人来说,往往难以屏蔽和远离不良网络内容的侵害。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更广,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刻不容缓。

北京市公安局行政总队副支队长赵炜在发言时指出,目前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相关防范教育引导缺失。很多家长觉得网络诈骗离自己孩子很远,但实际上,不仅家长可能被骗,孩子也面临这种风险。此外,未成年人利用网络违法、网络诈骗,也没有得到社会普遍的重视。对未成年人防范诈骗、防违法的宣传教育力度都不够。

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院长李韬认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有两重核心要义,一是要保护未成年人免于侵害的权利,二是要保护未成年人促进发展的权利。免于侵害的权利是一种消极意义上的权利,在数字化时代,算法折射下的片面世界消解主流价值观,助长了泛娱乐化、猎奇、庸俗、低俗、恶俗等社交平台内容迎合式算法推荐,造成了未成年人群体内部的封闭化和外部的圈层化,这些问题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构成了不同程度的现实及潜在威胁与侵害,免于这些侵害是未成年人的权利,也是实现未成年人健康发展的关键。促进发展的权利是一种积极意义的权利,促进发展首先是要提升未成年人的数字能力,数字能力是未成年人基本能力的组成部分,加强未成年人的数字学习能力、数字沟通能力、数字生活能力是 十分必要的;促进发展还要坚持数字包容,通过数字技术与平台的赋能有助于实现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的下沉,改变传统既有的不合理的公共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不均等的问题,缩小数字鸿沟,协力推动数字平权的实现。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要多管齐下

今年6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了“网络保护”的章节,这被认为是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要措施。

北京师范大学未成年人检察研究中心主任宋英辉在论坛上解析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时介绍说 ,《未成年人保护法》在修订时,专门将第五章设为“网络保护”,明确了主体责任,规定了政府主责部门和相关责任部门,还规定了网络产品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处理信息的主体的相关责任。规定保护未成年人信息安全,要求建立防沉迷机制,加强网络直播音视频,网络社交、支付等方面的监管,通过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支付管理,防止未成年人受到来自网络的不良信息侵害。建立不良信息和侵害信息举报处置机制,明确了法律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建议,第一是互联网平台要树立全网全域的保护意识,承担起未成年人保护的主体责任法定责任和社会责任,为青少年打造健康友好的网络环境。第二是要进一步落实未成年人信息全生命周期的保护制度,建设儿童友好型的网络平台。第三要建立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的分级分类标准,进一步落实游戏实名认证制度,规范适龄提示和用语要求,推动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完善《家长监护平台规范》《网络游戏术语》《游戏精品评价规范》等游戏行业团体标准,致力于推动中国游戏行业更趋规范和健康。第四要加强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的管理,谨防社交沉迷,青少年应学会时间管理和注意力管理、有目标计划地上网、减轻对社交媒体的依赖,正确认识网络平台的双刃剑作用,增强同理心,提升自己使用网络的效能感。第五要完善青少年模式,建设清朗的网络空间,注意青少年保护模式的功能限制应区分不同年龄段进行选择,不宜“一刀切”,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上网限制应当有区别。第六是加强隐私保护,建立针对未成年人以及监护人专项隐私政策,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互联网平台隐私条款,建立专项的未成年人隐私政策,以显著方式、清晰易懂的语言向个人告知事项。第七是加强协同,织密企业、家、校、社会四位一体的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