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缝插针”为非机动车开辟停车位
2022-04-27 15:24:00 来源: 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

随着地铁网络不断完善,骑车到地铁站再转乘地铁,已成为不少人的出行选择。然而,这使得地铁站周边非机动车的存放与管理面临了巨大挑战。结合亚运保障,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从“关键小事”入手,在市心路和金城路首推“集中停放+支路分流”的疏导模式,“见缝插针”地给非机动车开辟停车位,同时在管理与执法上“双管齐下”,形成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要把乱停的非机动车管起来,首先得告诉车主,该停哪里。集中停放主要是在周边闲置土地或机动车停车场中,单独隔离出一块封闭且设有专用出入口的场地作为非机动车停车场,并对原有场地重新平整硬化。场地内施划停车泊位,泊位间设置安全通道,方便停取车避免拥挤,并在地铁站出口处及各非机动车停车场入口设置醒目的标识牌,引导非机动车停放到指定区域。

通过实地勘察、走访调研,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向商贸、地铁、城投等单位协商用地,合理利用沿线地块,设置地铁口沿线疏导点,腾出非机动车停放空间。对途经区体育中心、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等重要点位的地铁线路周边,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本着“依托现有空间资源应设尽设、能划尽划”的原则,尽量满足地铁口非机动车停放需求。如港城大道站地铁口周边人行道较窄,无法设置停放区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不影响绿化景观的前提下,联合属地对部分场地进行平整硬化,划设为非机动车停放区域。

周边没有集中停放空间该怎么办?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想到“化整为零”,巧妙利用与市心路相交叉的文化路、城河街、体育路、人民路、萧然南路、道源路、潘水路等7条支路,在这些道路的人行道上共设置了3000米长的非机动车停车泊位,可疏导停放非机动车6000辆左右。

同时,在日常管控中,堵疏结合,规范地铁口周边停车秩序。采用“高峰站点、平峰巡线、低峰管片”模式,紧盯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非机动车无序停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此外,还在地铁站点出入口设置了指向清晰、位置明确的引导指示牌,引导市民规范有序停放非机动车。在周末、节假日等人流量较大时段,还鼓励市民群众一起参与志愿服务引导活动。随意乱停放对个人来说固然方便,但城市面貌却杂乱无章了,而且也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亚运会即将在杭州举办,地铁站周边作为城市的一个展示窗口,每个人都有义务去做好自己的分内事。(项亚琼 何哲慧)